在2025年的金融市場中,美股的強勁漲勢一度讓投資者們歡欣鼓舞,但如今,這種樂觀情緒正逐漸被一絲隱憂所取代。華爾街的許多專業人士開始警覺地審視這場繁榮,擔心它可能已接近尾聲。畢竟,股市的過熱跡象頻現,從歷史數據到當前的市場動態,都在暗示回調的風險日益增大。
股市喜人表現背後的初步隱憂
最近一段時間,美股市場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諸多喜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周二小幅上漲0.2%,並以歷史新高收盤,這不僅僅是單日表現,更標志著它創下了一年來最佳的單季漲幅,達到了5.2%。
與此同時,利率水平正在穩步下降,企業盈利增長保持強勁勢頭,而減稅政策的前景更是有望為公司注入豐厚資金。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爭相上調對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價位,似乎一切都朝着積極方向發展。然而,正是在這種漲幅過大的背景下,一些投資者開始感到不安。他們認為,這種「好得過頭」的局面可能預示着市場的轉折點。
傳統上,10月份往往是股市較為艱難的月份,歷史上多次出現波動,而當前的市場中,過熱的跡象已然顯現:從對模因股的投機熱情高漲,到企業估值明顯偏高,這些都可能成為回調的先兆。
宏利投資管理的股票和多資產解決方案首席投資官內特·圖夫特就直言不諱地表示,這輪上漲的特徵讓他有些擔憂,感覺它已進入尾聲階段。這種初步的隱憂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對市場動態的細緻觀察,讓人不由得聯想到過去牛市的終結模式。
經濟基礎的堅實支撐與漲勢的擴展
儘管存在擔憂,但許多市場觀察者認為,這波漲勢至少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美國的經濟表現出色,證明了其韌性:就業市場雖在降溫,卻並未崩盤;貿易戰的影響也尚未引發通脹的大幅反彈。
分析師們如今普遍認為,關稅政策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較低,這直接推動了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上漲14%的亮眼成績。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表現同樣不俗,分別上漲了9.1%和17%。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波漲勢已不再局限於少數巨頭,而是擴展到那些此前遭受重創、但有望從借貸成本下降中獲益的股票。例如,追蹤美國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最近收於2021年以來的首個歷史高點,這表明市場活力正在向更廣泛的領域擴散。
債券市場方面的壓力也得到緩解,隨着更多降息前景的明朗,政府債券價格被推高。根據Tradeweb的數據,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降至4.149%,低於6月底的水平。公司債券價格隨之上漲,導致投資者對公司債券要求的額外回報率相對於無風險國債收窄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這些因素共同構築了漲勢的堅實支撐,讓市場看起來仍有向上空間,但也正是這種擴展,讓一些人開始質疑其可持續性。
投機熱潮與泡沫跡象的警示信號
然而,市場的繁榮也伴隨着令人不安的投機浪潮,這讓投資者們更加警惕。今年標普500指數已28次創下紀錄高點,這種頻繁刷新紀錄的表現,正催生出預示漲勢結束的泡沫特徵。
散戶交易員們推動了一波類似於2021年的投機狂潮,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房地產科技平台Opendoor Technologies作為新一類模因股的代表,今年已飆升398%,其單日交易量有時甚至佔到整個美國股市的13%。
另一個顯著擔憂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復興,這些空殼公司旨在通過與非上市公司合併來實現快速上市。
SPACInsider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已有超過90家SPAC籌集了約200億美元,這是自2021年以來最高的年度集資宗數和總額,而在那之後不久,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就引發了崩盤,抹去了數百億美元的市值。
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凱莉·考克斯指出,今年通過較傳統方式上市的新公司股票,在首個交易日平均上漲約34%,這是至少自2000年以來的最佳平均漲幅。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股票的令人目眩漲勢也引發了對泡沫的擔憂。所謂的「七雄股」——包括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 Platforms、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在標普500指數市值中的佔比已達到約37%,創下歷史新高。這種集中度過高的情況,讓人回想起科技泡沫的教訓。
此外,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被一些人視為潛在風險,它可能助推通脹反彈,從而使美聯儲的降息計劃脫軌,並加劇美國消費者的壓力。
Sanctuary Wealth的首席投資策略師瑪麗·安·巴特爾斯警告稱,如果通脹升溫跡象出現並引發國債收益率反彈,未來幾個月股市可能下跌5%至10%。這些警示信號通過運輸股的低迷表現得以體現,該板塊追蹤貨運鐵路和航空公司,今年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指數已下跌1.1%,暗示投資者預期商品、原材料和旅遊需求將下降。相反,通常被視為通脹對沖工具和避險資產的黃金期貨,卻創下了自1979年以來的最佳前三季度表現,白銀期貨上漲60%,接近紀錄高位,這進一步反映了市場的焦慮情緒。
估值過高與投資者策略的轉變
過高的股票估值也為這輪蓬勃漲勢蒙上了一層陰影。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基於四項不同指標,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估值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促使一些投資者開始轉向尋找「便宜貨」,從而幫助市場拓寬集中度,不再局限於昂貴的板塊。
Crossmark Global Investments的首席執行官鮑勃·多爾表示,他的公司正持有那些按股價與自由現金流之比計算估值便宜、且盈利穩健的公司股票,例如金融股。他形容當前市場為「高風險的牛市」,強調在繁榮中需保持警惕。這種策略轉變反映了投資者對潛在回調的防範意識,他們不再盲目追逐熱門股,而是更注重價值與風險的平衡。
綜上所述,2025年美股的漲勢雖有堅實經濟基礎支撐,但投機熱潮、泡沫跡象、關稅風險以及估值過高等因素,正讓投資者們陷入擔憂。華爾街的警鐘已然敲響,未來市場走向充滿變數。投資者需審慎評估自身倉位,或許在尋找機會的同時,也要為可能的調整做好準備。畢竟,在金融世界中,過分的樂觀往往是轉折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