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特朗普攻擊美聯儲獨立性有何影響?經濟學家警告或將引髮長期通脹風險

智昇 資訊
2025-09-01 13:28:31
據華盛頓美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罷免美聯儲理事會成員的行為引發經濟學家和法律專家的警惕,他們認為這是數十年來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最大威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舉可能影響大多數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經濟學家擔憂,若特朗普如願以償獲得一個願大幅削減短期利率的忠誠美聯儲,結果很可能導致通脹上升,並隨着時間的推移使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企業貸款等借貸成本升高。

特朗普上周試圖解僱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這創下了美聯儲112年歷史上總統首次試圖罷免理事的紀錄。

特朗普聲稱此舉是基於其任命者提出的指控,稱庫克涉嫌住房抵押貸款欺詐。

庫克在旨在阻止罷免的訴訟中辯稱,這些指控只是特朗普真實目的的幌子,其真實目的是謀求對美聯儲的更多控制權。法院可能于下周決定是否在案件審理期間暫時阻止對庫克的解職。

庫克被指控在2021年7月加入理事會之前,將兩處房產同時申報為主要居所——此舉可能導致其獲得比申報為第二居所或投資房產更低的抵押貸款利率。她在訴訟中暗示這可能是文書錯誤,但未直接回應相關指控。

美聯儲獨立性「命懸一線」
特朗普及其政府成員毫不掩飾欲加強對美聯儲控制的意圖。特朗普多次要求美聯儲將關鍵利率從當前的4.3%大幅降至1.3%。在試圖解僱庫克之前,特朗普曾因短期利率未下調而多次抨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並威脅將其免職。

特朗普上周二表示:「我們很快將獲得多數席位,這將是件好事。」他此言意指若成功替換庫克,其任命者將以4比3的投票比例控制美聯儲理事會。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家、鮑威爾前顧問喬恩·福士特指出:「庫克理事的個案本身,遠不如這次行動所顯示的美聯儲遭受衝擊的升級趨勢重要。在我看來,美聯儲獨立性確實已命懸一線。」

儘管部分經濟學家也認為美聯儲應加快降息步伐,但幾乎無人認同特朗普提出的降息3個百分點的主張。鮑威爾已釋放信號,表明美聯儲可能在9月進行25個基點的降息。

經濟學家為何推崇美聯儲獨立性
美聯儲對美國經濟擁有廣泛影響力。通過下調其控制的短期利率(通常在經濟低迷時採取此舉),美聯儲可降低借貸成本並刺激支出、增長與就業;而當其為應對通脹引發的物價上漲而加息時,則可能抑制經濟並導致就業崗位減少。

長期以來多數經濟學家更傾向獨立央行體系,因其能採取民選官員往往迴避的非受歡迎措施。經濟學研究表明,擁有獨立央行的國家通常能維持較低的通脹水平。

然而像特朗普這樣的民選官員更有動機推動降息,因為這能使民眾更易購置房產車輛,並在短期內提振經濟。

政治干預美聯儲或加劇通脹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無黨派國會預算辦公室前主任道格拉斯·埃爾門多夫表示,特朗普要求美聯儲降息3個百分點的主張將過度刺激經濟,使消費需求超出經濟產能並推高通脹——這與疫情期間的情況如出一轍。

埃爾門多夫警告道:「若美聯儲受總統控制,美國可能在未來數年持續面臨更高通脹。」

儘管美聯儲控制短期利率,但金融市場決定抵押貸款等長期借貸成本。若投資者擔憂通脹持續高企,將要求更高國債收益率,從而推高整體經濟借貸成本。

以土耳其為例:總統埃爾多安在2020年代初強迫央行維持低利率,當時通脹率已飆升至85%。直至2023年允許央行行使更多獨立性后,通脹才得以緩解,但為遏制通脹短期利率曾升至50%,目前仍維持在46%。

美國歷史上亦有總統干預美聯儲的先例:林登·約翰遜在1960年代中期為越戰和反貧困計劃增加政府支出,曾脅迫時任美聯儲主席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維持低利率;理乍得·尼克鬆則在1972年大選前施壓時任主席阿瑟·伯恩斯避免加息。這兩起事件被普遍認為是導致1960至1970年代持續性高通脹的元兇。

特朗普還主張聯邦儲備系統應該降低利率,以便讓聯邦政府更容易地為其37萬億美元的巨額債務融資。然而,這可能會分散聯邦儲備系統的注意力,使其無法履行國會規定的保持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低下的職責。

技術面體現市場反應

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的指標——美元指數近期整體表現相對疲軟,處於低位震蕩整理的格局,從上周二特朗普試圖解僱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后,持續跌勢,周一(9月1日)小幅走低,目前交投於97.70附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元指數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獨立性與問責制之爭
總統確實能通過任命美聯儲理事會成員(需經參議院批准)施加影響,但美聯儲創立之初就被設計為隔絕短期政治壓力的機構,理事任期採取交錯制且長達14年,正是為了確保單一總統無法任命過多成員。

福特漢姆大學法學教授簡·曼納斯指出:「國會創建美聯儲等獨立機構有其深意:他們更傾向於基於專業能力、從客觀中立視角做出的決策,而非完全受政治壓力左右的決定。」

然而特朗普政府官員聲稱需要增強美聯儲的民主問責性。副總統JD·萬斯在《今日美國》採訪中表示:「那些聲稱總統在此事上無權干涉的人,實質上是說七名經濟學家和律師應在沒有民主意見輸入的情況下為美國人做出極其關鍵的決定。」

白宮高級經濟顧問斯蒂芬·米蘭去年曾撰文主張重構美聯儲體系,包括大幅簡化總統罷免理事的程序。他在文中寫道:「這種設計的總體目標,是在保持民主社會必需問責水平的同時,實現獨立央行帶來的經濟效益。」特朗普已提名米蘭進入美聯儲理事會,接替8月1日意外辭職的阿德里安娜·庫格勒。

未來可能面臨更多動蕩
特朗普雖數月來持續人身攻擊鮑威爾,但其政府當前似乎更聚焦於美聯儲的整體架構改革。

美聯儲利率決議由包括鮑威爾在內的七名理事,以及紐約、堪薩斯城、亞特蘭大等12家地區聯儲銀行行長組成的委員會共同制定。每次會議中有五位地區行長擁有投票權,紐約聯儲行長享有永久投票權,其餘四位則輪換投票。

儘管地區聯儲行長由其本地董事會遴選,但華盛頓美聯儲理事會有權投票否決任命。所有12位行長都需在明年二月重新接受任命審批,若理事會否決其中一位或多位行長連任,可能引發更大爭議。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指出:「最極端的情形是...干預地區聯儲行長的重新任命進程,(這將意味着)事態真正失控的信號。」
分享至:
上一篇

金價飆升逾1%刷新逾四個月高點,市場聚焦歷史高點3500關口

美國居民實際收入「跑輸」通脹,消費增長靠「短期促銷」撐場!美元跌勢或難止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諮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