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2025俄美峰會分析:全面解決方案難實現

智昇 資訊
2025-08-15 20:30:52
2025年8月15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軍事基地舉行峰會,這是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標志著美俄關係在長期緊張后的一次關鍵接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俄烏衝突已持續三年半,戰場僵局導致雙方疲憊,俄羅斯經濟因西方制裁承壓,世界銀行預測其2025年經濟增長僅為1.4%,遠低於2024年的4.3%。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內將結束俄烏衝突作為外交優先事項,提出通過「二級制裁」等經濟施壓迫使俄羅斯妥協。全球能源市場因衝突波動,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66.43美元/桶,反映地緣風險與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峰會前,美俄通過秘密接觸(如2月特朗普-普京通話及沙特利雅得會談)達成四點共識:建立磋商機制、外交正常化、烏克蘭問題談判及經濟合作。峰會引發全球關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未受邀,引發爭議,歐洲領導人擔憂特朗普可能達成單邊協議,損害烏克蘭利益。沙特作為中立協調方,凸顯其外交影響力。

特朗普相關發言

特朗普的表態結合強硬與務實,強調結束俄烏衝突的緊迫性,稱希望「在幾天或幾周內結束戰爭」,並將8月15日設為俄羅斯同意停火的最後期限,否則對俄羅斯貿易夥伴(如印度、巴西)實施高達100%的二級制裁。他提出「領土交換」作為潛在停火方案,暗示烏克蘭可能放棄部分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以換取和平,但承諾「儘力為烏克蘭拿回一些領土」,此提議引發烏克蘭和歐洲強烈反對。

特朗普還警告若普京不配合,將面臨更嚴厲制裁,包括限制俄羅斯能源出口,並已宣布對印度加征25%關稅(因其購買俄油)。

此外,他暗示峰會可能討論核軍控協議,稱普京提出了一項「可能的核協議」,作為雙方妥協的突破點。

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強硬姿態更多為國內選民展示外交成果,而「領土交換」可能削弱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力。FT評論稱,其關稅政策可能推高全球通脹,引發貿易戰。

俄羅斯回應

俄羅斯由普京及其團隊(包括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及投資基金負責人德米特里耶夫)主導回應,立場強硬但留有妥協空間。普京表示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強調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必須實現,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及承認俄羅斯對頓涅茨克等四地區的控制。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俄羅斯在戰場上佔據優勢(控制烏克蘭18%領土),增強談判主動性。普京對特朗普的制裁威脅表示不屑,稱俄羅斯已適應制裁,並警告可能對烏克蘭採取報復行動(如針對烏克蘭無人機攻擊的回應)。德米特里耶夫提出經濟合作前景,稱解除制裁可為美俄企業帶來數千億美元利益,尤其在北極能源項目上。

拉夫羅夫重申北約在烏克蘭的軍事存在是「直接威脅」,要求和平協議包含烏克蘭中立化及北約東擴限制。路透社指出,普京的強硬源於戰場優勢,但經濟壓力可能迫使其尋求妥協。

會議流程

根據CNBC報道,峰會於當地時間8月15日上午11:30(東部時間15:30)在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軍事基地開始。

首先,特朗普與普京進行簡短公開致辭併合影,沙特代表可能短暫出席主持開場。隨後,雙方進入閉門會談:第一階段為特朗普與普京的一對一會談,僅帶翻譯,討論俄烏衝突、核軍控等敏感議題,持續1-2小時;第二階段為擴大會議,俄方代表包括拉夫羅夫、別洛烏索夫、西盧安諾夫、德米特里耶夫及烏沙科夫,美方包括國務卿魯比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及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議題涵蓋烏克蘭問題、制裁緩解及經濟合作。

中午,雙方共享「非常美味的午餐」,進行非正式討論,為後續會談(如納入烏克蘭)做準備。下午,成立特別小組深入討論停火框架、安全保障及領土問題,可能就大使任命及外交正常化達成初步協議。

傍晚,特朗普與普京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總結成果(如磋商機制或烏克蘭問題談判時間表),成為年度最受關注的事件。特朗普可能通過Truth Social發表評論,普京通過俄媒回應。烏克蘭未受邀引發爭議,特朗普表示後續可能納入澤連斯基。

肯定峰會價值的觀點

《金融時報》認為峰會是美俄關係重啟的突破,俄羅斯分析家沙波瓦洛夫表示可能帶來「重大變化」,為經濟和外交合作奠定基礎。烏沙科夫稱阿拉斯加會場象徵克服「負麵包袱」,強調貿易潛力。拉夫羅夫暗示北極能源項目可吸引美國企業。

《POLITICO》指出,沙特會談的四點共識為峰會奠基,特朗普的制裁壓力可能迫使普京軟化立場,俄方據稱已縮減領土要求。

路透認為,核軍控協議可能是妥協突破口,若達成停火,地緣風險溢價下降將利好能源市場。俄羅斯投資基金負責人德米特里耶夫強調,解除制裁可帶來數千億美元利益,吸引美國商業利益。這些觀點認為,峰會為俄烏衝突降溫和美俄關係正常化提供了窗口,經濟合作(如北極能源)可穩定全球市場。

質疑峰會影響的觀點


路透報道,歐洲領導人反對單邊協議,澤連斯基稱不含烏克蘭的決定「毫無意義」,歐盟外交負責人卡拉斯和德國總理默茨強調烏克蘭必須參与。

《Carnegie Endowment》分析,普京利用戰場優勢(控制烏克蘭18%領土)和特朗普的政治壓力,採取拖延策略,可能僅以有限停火換取外交認可。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警告,特朗普的二級制裁和關稅政策可能引發貿易戰,推高通脹,衝擊新興市場。

《Gov Facts》認為,對印度的25%關稅可能損害美印關係,印度外交部稱其「不公平」。高盛預測,若峰會失敗,油價可能突破80美元/桶,增加供應鏈中斷風險。

對金融資產的影響

峰會結果將直接影響金融市場。能源市場方面,若達成停火,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因地緣風險減弱跌至60美元/桶以下;若失敗,二級制裁可能推高油價至80美元/桶以上,利好美國和卡塔爾LNG出口商。

外匯市場方面,彭博美元指數近期五連跌,若談判破裂,美元可能因避險需求回升;若達成協議,新興市場貨幣(如印度盧比)可能升值。

股市方面,協議達成可能提振能源和防禦板塊,失敗則可能引發亞洲和歐洲股市拋售。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因通脹預期波動,花旗建議增持抗通脹資產(如TIPS)。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若談判破裂將價格上漲;若達成協議可能回調。大宗商品(如小麥、金屬)可能因俄羅斯出口受限而漲價,影響全球糧食安全。摩根士丹利警告,二級制裁可能擾亂中國、印度等國的能源供應鏈,推高全球通脹。

編輯觀點

峰會是特朗普「美國優先」外交的高風險嘗試,可能達成臨時停火或核軍控框架,但俄烏衝突的複雜性(領土、北約東擴等分歧)使得全面解決方案難以實現。普京的戰場優勢和拖延策略使其佔據主動,特朗普的國內政治壓力可能迫其尋求短期成果,忽視烏克蘭和歐洲利益。風險在於,烏克蘭缺席可能導致協議缺乏執行力,二級制裁可能加劇全球經濟碎片化,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衝擊新興市場。機遇在於,峰會若建立磋商機制或推動大使任命,可為美俄關係正常化奠基,經濟合作(如北極能源)可帶來長期利益。中國需警惕二級制裁對中俄能源貿易的衝擊。
分享至:
上一篇

零售符合預期卻現致命裂痕,黃金3333美元防線遭突襲!9月降息押注遭暗算!

美元回落不改金價糾結:黃金「弱修復」格局未破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諮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